
TEL:0311-85192288
建筑物在什么情况下能抗震?影响建筑物防震指数的是地震烈度。通常我们了解到的震级指的是衡量地震的强弱程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而烈度则与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源深度有关,但震级并不等同于烈度。
装配式建筑具有抗震能力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装配式建筑在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已经接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
日本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在抗震措施方面,日本对关键的框架梁柱节点及楼板叠合层均采用现浇处理,既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也达到了与现浇“同等型”。同时,隔震、减震消能装置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包括预制装配框架结构在内的民用建筑中。
建筑的形式越完美地表现出崇高伟大的精神内容,审美价值就越高。建筑形式的美,来源于内容的善。这种观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了,中世纪的神学美学家更把体现上帝的光辉称之为美。
那么,装配式建筑究竟如何实现抗震?从建造方式上来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都高于同等类型的现浇混凝土建筑。
比如,日本高低层住宅主要是混凝土结构,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质量体系比现场施工更完善,PC构件由于工厂化生产,可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挤压成型、高频振捣、高温养护、离心成型等工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轻松做到80MPa以上。而现场现浇结构限于条件,很难做到。
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施工方式,PC结构计算主要按照每个构件本身的承载力进行,通过适当方式连接成整体。节点、接缝压力通过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或座浆直接传递;拉力由连接筋、预埋件焊接件传递。
当预制混凝土接缝界面的粘结强度高于构件本身混凝土抗拉、抗剪强度时,可视为等同于现浇混凝土。连接部位根据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可做成滑动、铰接或者固支。当出现地震等灾害的时候,PC结构主要通过节点处的应变来消除应力,不至于让应力在结构内部持续传递,防止结构连续倒塌。
全装匹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本体系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研发,是一种将工厂预制的夹心墙板运至现场,通过干式连接形成的新型全装配混凝土结构体系。
墙体:预制夹心墙板
楼板:SP预应力空心板
屋面:轻钢檩条+保温承压板
楼梯:装配式钢木楼梯
特点及优势
♦ 墙体全预制,现场全装配,突破“等同现浇”的设计理念,可加快施工速度,减轻环境污染及材料浪费等问题,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的优势。
♦ 外墙采用保温夹心墙板,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保温及防水性能好。
♦ 所有连接均为干式,避免了现场灌浆、焊接、后浇混凝土等复杂、繁琐作业,安装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推广。
♦ 安装孔采用较低强度砂浆填充,连接装置可实现震后可拆卸、可更换的目的,能够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维修成本。
丽建丽筑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
近几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大力发展,作为一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丽建丽筑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合作研发了LZPC全装配预制混凝土模块建筑体系。
该体系具有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生产、装配式施工、集成化装修4大核心特点,已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低层房屋建筑,将为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小镇、高端别墅群、公共设施等打下坚实的基础。